一场改变土地市场的变革正悄然进行。
为贯彻落实国家调控要求,今年2月28日,杭州市政府出台“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施意见(杭政函〔2011〕22号)”(以下简称“意见”),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一条,即“在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的前提下,2011年商品住房供地总量中安排10%的土地用于建设或配建保障性住房。”
在这次调整中,强化保障性住房,已经成为政府职能部门关切民生的重要突破点。而“10%”标准的提出,更是从制度上对这一政策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与分配。
由此不难发现,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,是此轮房地产调控伊始就确定的一个重要方向,保障房建设自此担负起既是调控手段,也是调控目标的双重角色,这也就注定了,保障房建设在此轮房地产调控中必须要承担更重的担子。可以预期的是,在“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”的政策目标初见成效之后,切实推进保障房建设力度,正在成为今年下半年房地产调控的“重头戏”。
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,在土地出让的过程中,保障房建设的配比已经成为企业拿地的重要考量标准。这显然对今后的土地市场以及未来楼市有着深远的影响。从近期推出的3宗土地出让规则不难发现,以往土地出让环节“价高者得”的市场游戏规则已经得到彻底改写。
对于今年的土地市场整体走势,至少有三点值得市场关注。
首先,从本地《读地手册》中住商用地推出比例来看,今年政府加大住宅供应量的意图非常明显。此举或将从根源上起到平抑房价的作用。同时,职能部门在把控土地出让环节中,也继续扩大了普通住宅的供应比例,在后续的开发中,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大户型住宅产品或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。
其次,最近几年新兴起来的热门板块,在继续推出住宅用地的同时,新的《读地手册》增加了更多的公建商业金融用地的配比,此举对于加速新兴板块的成熟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。
再次,业内人士普遍预测,尽管今年诸多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条并不宽裕,但是对于一些绝版的黄金地块,相信届时仍会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与企业的拿地热情。
echo 
echo  |